公司新闻当前位置: 首页 > 动态资讯

粮仓无人值守及多功能粮情测控系统 发布日期:2025/11/3 15:51:04   点击数:4


 

 

 传统粮仓管理面临人力成本高、监管效率低、储粮损耗大等痛点。多功能粮情测控系统作为粮仓智能化管控的核心技术,通过集成温度、湿度、气体浓度、虫害等多参数监测功能,结合智能通风、气调等控制手段,正在推动粮食仓储从“经验驱动”向“数据驱动”的根本性转变。

  粮情温度场.jpg

  一、技术演进:从单一测温到多参数智能管控

  1. 历史沿革

  第一代系统:以热敏电阻测温为核心,采用模拟信号传输,需单点布线,成本高且精度低。

  第二代系统:引入分线器技术,减少布线量,支持DOS系统数据存储,但抗干扰能力弱。

  第三代系统:采用数字化传感器(如DS18B20)和CAN总线通信,实现温湿度等多参数监测,支持Windows系统。

  第四代系统:以无线传感器网络(ZigBee、LoRa)为特征,支持无布线部署,可扩展至气体、虫害等参数监测。

  

  2. 当代技术突破

  多参数集成:系统可同时监测温度、湿度、二氧化碳浓度、磷化氢浓度、虫害活动等参数,并支持水分、霉菌等扩展功能。

  智能控制:基于BP神经网络或模糊推理算法,自动生成通风、熏蒸等策略,实现“按需调控”。

  无线组网:采用LoRa+5G双模通信,支持数公里远距离数据传输,安装维护成本降低60%。

  

  二、核心功能:构建全域智能管控体系 

  1. 粮情监测

  温度监测:按国标要求分层布设测温电缆,误差≤±0.5℃,支持实时巡检与历史数据回溯。

  湿度监测:精度≤±3%RH,通过温湿水一体传感器实现粮堆内部环境全面感知。

  气体监测:可检测二氧化碳、氧气、磷化氢等浓度,误差≤±0.5%,为气调储粮提供数据支撑。

  

  2. 智能控制

  通风控制:根据粮情数据自动计算通风时机、时长和风量,能耗降低35%,水分损失减少0.8%。

  虫害防控:通过声波检测+图像识别技术,虫害识别准确率98%,可联动熏蒸设备实现精准施药。

  气调管理:氮气浓度控制精度达±0.5%,气密性检测周期从7天缩短至2小时,化学药剂使用量减少90%。

  

  3. 业务管理

  数据可视化:支持三维热力图展示粮情分布,生成温度变化曲线、湿度波动图等分析报表。

  决策支持:基于大数据分析,提供库存预警、轮换策略建议,决策响应速度提升60%。

  权限管控:通过管理员系统实现操作留痕、责任到人,支持多级审批流程。

  6、出入库完成一览,可查看每条数据的整个出库_入库流程1-入库称皮重、净重6.jpg

  三、应用价值:从“人防”到“技防”的跨越 

  1. 提升管理效率

  自动化替代人工:智能通风、虫害检测等功能实现无人化运行,人力成本降低40%。

  数据驱动决策:通过业务管理系统,报表生成时间从8小时缩短至10分钟,管理效率提升300%。

  

  2. 保障粮食安全

  实时预警:系统可提前72小时预测粮情异常,避免粮食霉变、虫害等问题,储粮损耗率从5%降至0.5%。

  绿色储粮:气调系统减少化学药剂使用,粮食品质符合绿色食品标准,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。

  

  3. 降低运营成本

  节能降耗:智能通风系统能耗降低35%,电力检测系统年节约电费约15%。

  延长设备寿命:通过设备健康预测,故障预警准确率85%,设备维护成本降低20%。

  粮仓数量检测.jpg

  四、实施路径:分阶段推进智慧升级 

  1. 基础建设期(1-2年)

  完成传感器网络部署,搭建私有云平台。

  实现温度、湿度等基础参数监测,接入智能通风设备。

  

  2. 优化提升期(2-3年)

  引入AI决策系统,构建数字孪生模型。

  扩展气体、虫害等监测功能,打通与政府监管平台的数据通道。

  

  3. 生态构建期(3-5年)

  形成粮食产业互联网平台,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追溯。

  支持5G+北斗高精度定位,构建粮库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型。

  壁挂显示屏跟现实场景显示一样.jpg

  五、政策支持:国家战略的强力推动

 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“2025年前实现省级储备粮库智能化全覆盖”。

  财政部设立专项资金,对智慧粮库建设给予30%的补贴。

  国家标准委发布《智慧粮库建设规范》等3项行业标准。

  shouye.jpg

  六、未来展望:构建粮食产业生态圈

  1. 技术融合趋势

  5G+北斗:实现粮堆内部温度场毫米级监测,误差≤±0.1℃。

  区块链溯源:构建从种植到消费的全链条可信追溯体系。

  数字孪生: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优化仓储布局,提升空间利用率20%。

  

  2. 产业升级方向

  智能仓储设备:AGV机器人、智能输送系统等将实现全流程自动化。

  应急保障系统:智能救灾机器人、无人机投送系统将提升粮食应急响应能力。

  多功能粮情测控系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基础设施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,智慧粮库建设将进入快车道,为“端牢中国饭碗”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。未来,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落地,共同守护大国粮仓的安全与稳定。 

商务咨询冯经理15638249301 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,助力您的粮库实现智能化升级!

地 址: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莲花街338号电子电器产业园12栋